這是一個聲稱可以令你信奉上帝的故事。看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後的我滿腦子都是問號,不明白這個故事如何能令我重拾信仰, 可能我是’lack of
faith’的一群。
faith’的一群。
Pi 對宗教的通融很大,心中能夠容納印度教,回教,基督教,三種教派的教誨都會跟足,但同時,這種人的內心可能非常缺乏安全感,強烈需要宗教信仰的慰籍,這是我起初的想法。常言道:’Religion is for the weak’,不過,當中的’weak’ ,當然不是指身體上的,尤其是Pi能在船難後淘汰其他生還者,獨自在大海中生存227日,他無疑是一個強者!所以,他並不是缺乏安全感,他是要依靠宗教信仰來協助他走出船難的陰影,作出動物版本的船難故事,使他能自圓其說,繼續往後的生活,逃避法律責任和心靈的責備。
連自己邪惡的一面都不能承受,要作故事把那個殺人的自己投射在老虎Richard Parker的身上,最後在獲救前將之放逐到森林,好像與自己無關,一身罪名洗得一干二淨!無需告解,無需懺悔,又可以繼續信奉多種宗教,容許自己生活下去。
上帝造他,包含著有好的他和壞的他。他不能接受壞的自己,還要怪罪於廚子,說是廚子的兇殘把他那殺人的一面誘發出來。自己殺了人,厚顏地把責任推給被殺的那個人,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他需要多種宗教來支持自己的歪理。
其實,船難後,生還者弱肉強食,人食人,其實一點都不意外。過去很多災難發生後,生還者都是以殺死弱者,食弱者屍體來生存。無線電視劇集《天與地》都是以在雪山上迷路後人吃人做題材。三位生還的主角皆以不同的方式生活下去:陳豪飾演的宋以朗接受了自己連人都可以食,再做任何壞事都沒有比這更甚,毫無道德底線地作惡;林保怡演的劉俊雄從此是素食者,選擇行善贖罪,為工人服務打拼;黃德斌飾演的鄭振軒因為失憶,是最容易從新過新生活的一個,態度還可以理直氣壯。
相比之下,Pi的處理方式像一個自製失憶,看來是最窩囊的方法。故事與其叫’Life of Pi’,不如叫’Lie of Pi’。
***
Pi: So which story do you prefer?
Writer: The one with the tiger. That’s the better story.
Pi: Thank you. And so it goes with God.
為何揀選動物版本就是跟隨上帝?鴕鳥政策,拒絕面對真相跟上帝有何關連呢?扭曲宗教信仰的道理來協助自己逃避船難中殺人後要面對的法律後果和心靈內疚,上帝是否無辜被牽連呢?
難道揀選人食人的版本就是’lack
of faith’?勇敢面對現實又有何不對?接受現實發生的事並不代表我不相信這個世界有奇蹟,沒有否定動物版本發生的機會。選擇真相的同時,並不是認為所有事情都如人食人一般羞惡。
of faith’?勇敢面對現實又有何不對?接受現實發生的事並不代表我不相信這個世界有奇蹟,沒有否定動物版本發生的機會。選擇真相的同時,並不是認為所有事情都如人食人一般羞惡。
無論是動物版本還是人食人版本,都是為了生存下去。沒有哪個比較有faith or goes with God.
***
Pi: Faith is a house with many rooms.
Writer:But no room for doubt?
Pi: Oh plenty, on every floor. Doubt is useful, it keeps faith a living
thing. After all, you cannot know the strength of your faith until it is
tested.
thing. After all, you cannot know the strength of your faith until it is
tested.
不得不同意,未經試煉,實在不知道自己的faith有幾強。我也只是在紙上談兵,但希望我的’doubt’是有用的。